本篇文章114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记者郭玉京)白衣战士、医务工作者进行了一次逆行探险,社区工作人员和警察日夜奋战在社区防控的第一线。重大工程和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开工...五一节,在北京举行了一个特别的新闻发布会,一个普通的工人讲述了一个关于防疫和控制的感人故事,他们用非凡的事迹写了一首新时期首都劳动者的歌。
来自北京医院管理中心的刘是北京援鄂医疗队队长。1月27日,北京援鄂医疗队奉命紧急救援武汉。来自13家市级医院的151名成员在武汉联合医院进行了65天的战斗,该医院是重症疾病的定点医院之一。
在刘的眼里,这支队伍的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石碣滩医院的医生在防护服的额头上“拔地而起”了“有事找我”四个字;宣武医院小寒医生是武汉人,其他人都“去武汉”。他自称“要回武汉”,在离开武汉之前不敢告诉母亲他在武汉;59岁的蒋长青(音译)是安定医院的一名医生,他每天都在心理站减轻每个人的心理压力...
刘说,奔赴武汉保卫战第一线的队员包括参加过非典的“老战士”,以及背着父母打头阵的“90后”、“90后”。医疗队和武汉协和医院共同承担了在3个病房治疗150名危重病人的任务。年龄最大的病人是91岁,其中88%是重症和危重病人,220名病人已经治愈出院。
疫情的防控离不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在王月鹏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电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现场工人班班长及其同事在工程建设第一线加班加点,连续92天集中关闭。
王月鹏回忆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除夕那天,他接到了提高小汤山医院供电能力的任务。200多人放弃春节假期,日夜奋战。只用了22天就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在施工期间,我赶上了两次大雪,这使人们挣扎。每个人都喊着口号,一步一步摇摇晃晃地走着,手里拿着像小牛一样粗的铜芯电缆,一点一点地往前走。这么冷的天,许多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头上冒着热气。”在他眼里,这一切都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
在新闻发布会上,在冬奥会训练场馆为国家队提供服务保障的刘讲述了在疫情期间制冰的故事。作为首钢公园体育中心的制冰员,刘每天早上5: 30都会去溜冰场反复记录冰的温度。经过一个月的连续测试和比较,最终总结出最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值。
“我在首钢工作了20多年。我做过轧钢工人和炼钢维修工。虽然近年来我的工作发生了变化,但融入血液的首钢人的精神从未改变。”刘说,办好冬奥会是党和国家的大事。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他一定会作为首钢的“制冰机”出现在现场,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实现首钢工人的冬奥会梦想。
重大项目按下“快进”按钮,首都工人复工、复产时会出现“加速”...他们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写下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疫情中首都劳动者群像扫描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