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76字,读完约16分钟
编辑
中国的金融改革始于1978年,从一个单一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发展到今天的完整金融体系。这一时期经历了金融开放、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尽管目前的金融体系还不完善,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国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体系的基本稳定。近十年来,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似乎略显薄弱,各种金融风险频频暴露,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敲响了警钟。如何正确理解这些问题,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证券时报》特别设立了“金融愿景”专栏,分享知名金融人士的精彩见解。
金融创新是21世纪经济创新的重要领域。一方面,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成倍增加,现代社会的任何企业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实体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各行各业都出现产能过剩。中国也在大力呼吁加快实施供应方改革,而金融创新无疑是实体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最重要推动力。如何加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
以下是《京山报告》课题组成员的交流,该报告收录在《中国金融创新再启动》中,旨在为中国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屈
(上海新金融研究所执行董事、海通证券总经理)
我有四个想法。首先,目前我们应该对金融风险和创新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现在每个人都在说中国的金融面临许多问题。那么,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们认为现在许多创新的快速步伐已经造成了一些问题,或者在很少的领域出现了混乱,那么我们应该仔细考虑未来该怎么走。此外,根据我在金融行业多年的个人工作经验,在过去的10年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创新的,但事实上,它走得太远了。根据我的理解,什么是创新?创新是对昨天的改变。只要这种变化在推进,我们就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创新。因此,当我们现在提到创新时,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地谈论如何改进它。我们在金融技术、金融产品、流程和激励机制方面谈了很多,但在制度创新和法律创新方面谈得不够,导致了失衡。因此,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一个大前提。
其次,我们应该善于了解自己。客观了解当前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和现状,实事求是地描述出现的问题。例如,p2p出现在五年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例如,2019年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有人认为是受非洲猪瘟影响,但实际上也受国内政策影响。近年来,中国治理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环境,这使得农民不可能随便养猪。看看中国目前的金融风险,真的很严重吗?我也不这么认为。这些例子表明,当问题不是很大时,不应该过分扩大问题,而应该客观地找出问题的原因。
第三是提出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说,如果我们只是列出所有的问题,我们只是不想解决它们。我们应该弄清问题的原因,根据问题的原因讨论事实,并对关键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第四,政策表述应该恰当。例如,在RRR某次降息中释放约9000亿元是个好消息。然而,当天的新闻评论说,“这次RRR降息不是洪水”,这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歧义。原来的RRR被洪水冲毁了吗?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政策表达必须是切实可行的,例如,可以直接说,释放9000亿元的资金将积极引导中国经济。只要政策表达得当,就会有惊人的成就。
我想强调的是,制度创新至关重要。例如,在中国证监会任职期间,我问了一个问题:中国有多少投资者?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证监会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来源。只有妥善管理这些基础数据,我们才能真正保护许多中小投资者。最后,从整体逻辑来看,我们应该脚踏实地,认清制度问题,在制度创新中安顿下来,加强金融机构的制度研究、制度设计、制度整合和制度完善。
杨凯生
(cf40学术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
我有两种观点。首先,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低于其他十大经济体和金砖国家,而且仍在下降。根据国际银行业集中度的定义,它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前五大银行的总资产占该经济体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我们总说五大工农银行有垄断权,但从工农银行总资产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来看,信贷占37%,总资产不会超过40%。与其他14个发达国家和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银行业集中度最低。我们很难判断这些数据和现象是好是坏。如果其他国家很高,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高?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几个银行业高度集中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银行业集中度超过80%,但它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表现相对稳定。而每一次金融危机,一些国家的金融集中度都会进一步提高,美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存贷款机构危机到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美国的金融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并迅速提高。如今,中国正逆潮流而动,其集中度正在下降。姑且不说这种现象是好是坏,但它无疑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其次,要提高对金融创新的容忍度,有必要厘清这一主题。如今,许多媒体和学术报告都提到有必要增加对金融创新的容忍度,但谁具体提到需要增加容忍度呢?投资者、股东、监管者还是媒体舆论?如果投资者和股东想提高他们的容忍度,当他们建立一个金融机构时,比如不良贷款率高或其他问题,撇开金融活动的负外部性不谈,如果这些机构的股东愿意并能够承担风险和损失,问题就不大。但是,如果股东甲代表股东乙和股东丙表达这种态度,可能会有问题。如果非股东代表股东这样说,问题会更大。特别是,监管当局不应该轻易说这样的话,因为这涉及到谁来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问题。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对社会负责。正如周小川行长所说,金融机构应该有责任感。一般来说,当股东愿意并有能力承担损失时,他们可以增加对自己损失的容忍度,但他们无权让别人容忍他们的社会影响。监管者说应该提高容忍度就更不合适了。就像医生不能对病人说,“你的体温是39度。我们提高了常温标准,增加了容忍度。没关系。”总之,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负外部性。恐怕没有人能代替别人来表达他们对金融机构糟糕经营状况的容忍。
人参生
(cf40特邀嘉宾,中国保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有一些感觉。第一点是林毅夫先生提到的最佳金融结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有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在数量、期限和融资方式上有所不同,不同金融机构的资本属性、特征、金融产品、风险控制标准、风险偏好和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为了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或提高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金融需要以不同的产品方式满足不同的资本需求。专业金融产品做自己的专业事情,而不是简单地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或四处奔波,这将导致要么坏事或故作姿态,或不同的机构要求增加业务范围和扩大业务领域。例如,支持小微企业不是保险资金的好领域。按照目前的管理结构,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集中在法人机构,基层机构主要负责会展业和理赔。首先,没有贷款产品。二是完全没有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第三,它集中在法律机构,运营成本极高,效率极低。对于长期、安全性要求高、管理集中的保险资金,更适合在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型企业、行业、短板基础设施等项目中发挥作用。因此,正如林毅夫先生所说,不同融资主体的融资需求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解决。
第二点是,不同的融资实体或不同的工具应该发挥不同的作用。保险基金的负债属性不适合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或其他早期投资和创业的风险特征。虽然保险基金是长期基金,但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它们主要投资于成熟企业的股权或在公开市场上有明确退出路径的产品。近年来,大量保险资本投资包括交通、油气管网、港口、物流和环保设施等大型基础设施的非标准资产。它们大多是大型龙头企业,符合资本特征,效果良好。他们的风险控制标准非常严格,内部评级比外部评级更加谨慎。评级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违约率远低于其他品种。
第三点是创新源于市场需求。正是由于市场上缺乏相应的工具或融资方式,金融与实体经济无法联系起来,导致了如此多的套汇或渠道。由于资产负债表上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完善,资金通过层层嵌套流向实体经济,增加了融资成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融资困难。应该说,影子银行有它的土壤和功能。我去了很多地方进行研究。一些小微企业只有两个医生和两项专利,产品没有形成,市场前景模糊。此外,信用记录很少,抵押品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筹集更多的资金是合理的。目前,混乱得到控制,筑巢减少,“阻塞”被阻塞。然而,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是无法切断的。监管当局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降低关联和融资成本,同时,重点是疏通资金从金融体系流向实体部门的渠道。大多数在市场上自发“创新”的复杂金融产品都被监管规则挤出市场,这些资金最终确实进入了实体经济,但它们绕过了这条路,成本增加了。就像有人从甲地去乙地出差一样,没有直接的交通工具,所以他们只能转到第三地。被迫绕道增加了时间和财务成本。因此,有必要疏通和整合一些制度和政策安排,并做出具有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的市场战略安排。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说:“做生意需要资金,借钱需要偿还,投资有风险,做坏事需要付出代价。”我认为金融创新的容忍度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是要有做生意的资本,以及借钱的资本,特别是金融机构要有相应的资本和吸收损失的能力。否则,一旦有了风险,实际的控制者就会逃跑,群体性事件就会层出不穷。二是金融机构必须在监管范围内,监管规则要到位。许多没有执照从事金融事务的机构没有监管空·怀特,没有行为约束,可以为所欲为。因此,有必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并将其纳入监管范围,以确保做事有章可循,并因做坏事而受到严厉惩罚。当然,监管当局也应该提高他们识别创新产品和监管的能力。
银剑锋
(cf40特邀嘉宾,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本次研讨会的题目是“金融创新支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这似乎说明中国的金融创新还不够。但横向比较,中国在过去10年全球金融创新方面做得最好,甚至超过了美国。肖钢表示,影子银行以错误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这很好。我们2010年发表的《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报告也指出,中国的影子银行实际上是银行的影子。因此,如果我们从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创新,中国已经有许多金融创新。在过去的10年里,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每当出现经济问题,大家都首先想到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金融创新。
因此,不是金融创新不够,而是其他领域存在问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财务创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新资产管理条例》中,中央银行、中国保监会等行政部门的很多人都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或者他们在中国学习的书也使用美国的教科书,所以在签发保单时都是按照美国的标准来管理的。事实上,银行融资是一种利率市场化的准存款,必须按照美国的标准进行管理,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此外,财务管理不仅是央行、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的事情,财政部也是中国近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的发明者。例如,特殊债务也可以用作资本,这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因此,如果我们想改善财务管理系统,恐怕没有财政部的合作是行不通的。我认为遗憾的是,报告中没有对中国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分析。
关于最优金融结构,我在博士论文《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中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根本的结论,即不存在最优金融结构。银行和资本市场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它们都有各自的相对优势和劣势。现在认为中小企业需要中小银行支持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建议不要传播。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急剧下降。2009年,与工农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五大银行加上政策性银行的资产占比超过50%,十年后降至40%以上。然而,资产份额大幅增加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却没有支持小微企业。从财富市场可以看出,近10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发行了大量的理财产品。他们用左手管理资金,用右手把钱放进地方政府的口袋里去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生意。我非常同意王毅的观点,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是今后要讨论的话题。
吴英民
(cf40特别嘉宾,恒生银行中国全球市场部主管)
作为一名市场参与者,我从外汇和利率产品的操作角度分享了一些对金融创新和支持系统的观察和感受。受2018年中央企业原油套期保值亏损事件影响,当前国内中央企业套期保值外汇和利率风险受到较大影响。例如,在外汇产品方面,一些中央企业甚至不能进行普通的外汇远期套期保值。最近,人民币汇率跌至7以下,甚至连隔夜汇率的最高波动也超过了1200点。外汇市场波动很大。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套期保值,一些现有的外汇风险将会有巨大的财务损失。在当前政策约束和制度缺失的情况下,中央企业管理金融风险的主动性受到很大制约。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大型跨国公司的做法,如苹果中国的人民币汇率风险套期保值的制度化和系统化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金融市场波动造成的财务损失。因此,制度的完善对金融产品创新的最终实施至关重要。
黄一平
(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首先,创造支持创新的政策体系和法律环境非常重要。正如王毅董事所说,要建立市场清算和破产制度,创造一系列政策环境,包括支持创新。
其次,如何理解“金融抑制”的概念。根据麦金伦教授的定义,“金融抑制”指的是政府在金融体系运行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我们采用了世界银行的数据,并与130个国家采用了统一的数据衡量标准。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与金融体系的规模之间存在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在不同国家之间也是不同的。
这并不是因为金融体系非常庞大,政府不能干预。例如,在中国,金融体系的规模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许多政府干预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但客观地说,这种干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目前,中国的金融抑制指数为0.6,全球最低的金融抑制指数在香港和新加坡约为0.3。0表示完全没有政府干预,1表示完全没有政府干预。我们花了大约40年的时间,从1到0.6,我们正在走向金融自由化,但速度相对较慢。在2015年130个国家的数据中,中国的金融抑制指数排名第14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抑制程度仍然相对较高,这不应引起争议。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由于高度的金融抑制,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创新。为什么影子银行和数字金融会激增?正如肖钢总裁所说,这是解决正确问题的错误方法,因为需要融资。然而,由于过去的各种政策限制,原本打算做的事情不能在桌面上完成,而必须在桌面之外完成。其中,有些规避了正常的风险,最终导致了很多问题。然而,其中一些是由表中的过度控制引起的。
第三,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不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关注点。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在市场条件下提供风险可控、商业和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如果做得好,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但是如果我们做得不好,我们肯定不会支持它。由于一些政策迫使我们做这做那,这不是我们的立场。此外,我们讨论金融创新的重点不是引导金融机构去做,而是要看到金融机构有一些需求来满足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需求,但它们还没有这样做,或者已经以奇怪的方式这样做了。
因此,需要改变什么样的政策环境是我们应该研究和关心的问题。我们不在乎网络金融公司或商业银行做什么。这不是我们的专长。在创新方面,我们绝不会说支持小微企业就是创新,这是绝对错误的。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特别是具有轻资产的创新型企业的支持,这是没有争议的。
最后,创新的驱动力是相对概念。当然,过去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有创新。例如,农民和企业家建立自己的工厂,这绝对是创新。如果他是农民,现在他生产鞋子或衣服,这也是一项创新。相比较而言,原始产品相对成熟,未来的产品仍然需要很多学习过程才能前进。然而,创新的相对比例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成本和技术都变了,技术水平也很高,所以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六位金融大咖支招: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促进金融创新?丨金融大视野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7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