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4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强化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帮助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稿第二次试行

新华社记者胡浩、白洋

备受关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稿已于28日提交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进行二次审议。与之前的第一稿相比,第二稿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在监护责任、校园安全、网络保护和学生减负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亮点1:整合各方监护责任

对于心智发育不成熟、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监护人是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保护人”,也是及时提醒其改正错误、避免误入歧途的“领导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未成年人缺乏监护,得不到适当照顾的情况。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为此,草案第二稿进一步落实了监护人的责任,明确规定委托照顾“应当委托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照顾能力的人来照顾他”和“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意见”,并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每月至少与未成年人和委托人联系沟通一次”。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这次修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教授宋表示,这将在实践中避免监护人因外出工作而实际缺席的问题,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和教育。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意见”的规定,可以使监护人在委托他人监督和照顾未成年人时更加谨慎,更加尊重他们的意愿,使未成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第二稿在第一稿列举的应由国家临时监管的案件的基础上,增加了“监护人因自身原因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不能履行监护职责”等三种情况。,导致对未成年人缺乏监护”。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法学会青少年法学研究会会长姚表示,此次修订吸收了COVID-19防治肺炎的实践经验,体现了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也为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此外,新增“监护人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严重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将未成年人带走安置”的情况,也是对实践中困扰公安、司法机关的“抱婴”犯罪的针对性回应,有效填补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逃避打击的法律漏洞。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亮点2:加强网络保护相关内容

草案第二稿拟加强网络保护的相关内容,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认证制度,明确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加强对用户和信息的管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非法信息或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与此同时,对于未能依法履行防止网络成瘾和制止网络欺凌义务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也有相应的处罚。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虽然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但他们仍然享有网络权利。立法需要平衡权利和保护。他们既不能以保护的名义侵犯未成年人的网络权利,也不能放任未成年人的网络侵权行为。姚认为,草案第二稿明确界定了网络保护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和界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基本立场应该是“划清底线,强化内部免疫力”,树立底线规则意识,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抽取禁止行为和禁止交流的信息,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网络权利,注重通过引导和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亮点3: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体系

校园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净土,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校园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如何让孩子在校园里更安全,让父母更放心?草案第二稿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管理体系,增加了校车管理、学生欺负等问题的相关规定。

草案第二稿明确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设施,配备安全人员,确保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和公园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使用校车的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校车进行安全检查,对校车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向未成年人讲解校车安全乘坐知识,培训未成年人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技能。

一些学校应该做些什么来“掩盖”和“混淆”学生的欺负行为?草案第二稿规定,学校不得隐瞒严重的欺凌行为,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姚剑龙认为,风险群体、风险空空间、风险时间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维护校园安全的责任人员懈怠,是校园恶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包括风险识别、评估、预警、预防、处置和转移在内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青年社会工作研究所执行主任Xi·肖华表示,要解决学生中的欺凌问题,除了加强立法之外,还需要在学校建立社会工作者制度,积极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到学校提供服务,并在学生冲突的早期进行干预以解决冲突。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亮点4:为学生“减负”提供法律依据

中小学生“减负”是教育法律和政策反复强调的要求,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草案第二稿明确规定,学校不得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幼儿园不得提前开展小学课程教育。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未成年人的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如果学习负担太重,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宋认为,过去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入学率,片面强调学业成绩,挤出假期时间给学生补课,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一些幼儿园违反教育法,提前开展小学课程教育。这些都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专家还表示,“减负”对于学生来说不应该仅仅是学习空的转移和学习负担的转移,而不能理解为减轻学生在学校的负担,将负担转移给校外的家长。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压实监护责任·细化网络保护·加强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减负”——聚焦未成年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