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5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20年3月底公布了中国的全面外债数据

截至2020年3月底,中国全部外债(包括本币和外币)余额为人民币148,403亿元(折合20,946亿美元,不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外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62260亿元(折合8787亿美元),占42%;短期外债余额86143亿元(折合12159亿美元),占58%。贸易相关信贷占短期外债余额的40%。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19573亿元(折合2762亿美元),占13%;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3557亿元(折合502亿美元),占2%;银行外债余额为6873亿元(折合9701亿美元),占46%;其他部门外债余额(包括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56,543亿元(折合7,981亿美元),占比39%。

国家外汇局公布2020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33271亿元(折合4696亿美元),占22%;贸易信贷和预付款余额23147亿元(折合3267亿美元),占16%;货币存款余额32767亿元(折合4625亿美元),占22%;债务证券余额37848亿元(折合5342亿美元),占25.5%;特别提款权676亿元(折合95亿美元),占0.5%;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余额17086亿元(折合2412亿美元),占12%;其他负债余额3608亿元(折合509亿美元),占比2%。

国家外汇局公布2020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

从货币结构看,外币债务余额为55750亿元(折合7869亿美元),占38%;外币外债余额(含特别提款权分配)为92653亿元(折合13077亿美元),占比62%。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3%,欧元债务占7%,港元债务占5%,日元债务占2%,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债务占3%。

国家外汇局公布2020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

中国外债的主要指标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附上

名词解释及相关解释

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根据期限结构,外债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合同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合同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下一年度到期的中长期外债计入短期外债。本新闻稿根据签署期限分为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

国家外汇局公布2020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除贸易信贷和预付款以外的其他信贷。根据定义,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和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和预付款是指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非居民(包括港、澳、台地区)之间货物交易的买卖双方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的对外负债,即由于货款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转移时间的差异而形成的债务。具体而言,供应商(如海外出口商)直接为商品交易和服务提供信贷,买方(如海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正在进行的(或准备进行的)工作预付货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国家外汇局公布2020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

附表:2020年3月底中国各部门外债状况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国家外汇局公布2020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