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7字,读完约4分钟
华盛顿,10月1日,星洲日报——将中国的“积极能量”注入全球金融治理
星洲日报记者登上莫寒
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篮子,成为其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这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标志着中国近年来在推进国内金融改革和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破坏,凸显了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过度依赖美元的内在缺陷。国际上要求改革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许多新兴经济体正在迅速崛起,并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国际货币体系需要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给予新兴经济体更大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许多国际机构和专家认为,要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扩大特别提款权篮子和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应该是有效的途径。然而,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其与全球经济的联系,使得人民币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吸引力得到广泛认可,从而成为扩大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首选。人民币“篮子进入”是“供给”与“需求”对接和历史演进的结果。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塔米姆巴约米(Tamim Bayoomi)就此发表评论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未将新兴经济体的货币用作国际交易和贷款的货币。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精英储备货币俱乐部”打破了金融“上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人民币“一篮子”进入将使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更加多样化。长期以来,主要国际机构和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借款时通常使用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达国家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以及国际资本的快进和快出往往会使发展中国家陷入金融风险。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将有助于促进金融稳定,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朝着更加合理、均衡和公平的方向发展。
人民币“篮子”将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是中国经济融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要一步,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起点。人民币要想在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基本上取决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可接受性、便利性和流动性。但这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准入管理、资本账户开放等关键领域“啃硬骨头”,才能把握住力度和节奏,做好自己的事情。
从更广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篮子进入”只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在各个层面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以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与此同时,中国积极领导和参与了AIIB的建立,与有关国家共同建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紧急储备安排等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为现有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有益补充。
在最近结束的杭州20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中国作为主席,以新兴市场深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并发挥更大作用为主线,成功地重启了已搁置多年的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并推动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机构的股权和治理结构改革,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 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深化关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其他问题的一些重要国际共识。 中国以完善者和建设者的姿态加入了全球经济治理。它驳斥了一些西方专家和媒体的观点,即中国被指责为以实际行动“破坏规则”。
正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埃斯瓦·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所言,中国的建设性措施有利于促进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健康竞争,制定新的国际金融规则,改善全球金融治理,并最终惠及中国、亚洲和全球经济。
我们认为,人民币“篮子进入”只是开始。随着中国经济“辐射力”的进一步扩大和内生改革活力的不断释放,中国必将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改善全球金融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将中国的“正能量”注入全球金融治理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