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4字,读完约2分钟

五月中旬是天津小站水稻的移栽季节。然而,今年的移栽工作与往年大不相同,中化农业天津小站智能水稻农业示范农场位于天津西青区王文庄镇。

16日,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农业分论坛与会者前来观摩的现场,一台插秧机正在一片平坦的稻田里有序地工作。秧苗整齐地插在稻田里。仔细看,插秧机上没有司机,而且无人驾驶。

“这是中化农业在智能农业领域采用的新技术——无人插秧机。与传统的插秧机相比,它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移栽秧苗。”中化农业事业部首席信息官沈冰表示。

无人移栽技术是这个示范农场农业中的许多“黑色技术”之一。作为智慧的“大脑”,智慧农业正在颠覆传统农业模式。

"看,移植是多么有序啊。"天津市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杨浩说,小站水稻是天津农业和水稻的瑰宝。然而,由于天津供水减少,这个著名的农业宝库逐渐衰落。

事情已经变了。西青区王文庄镇依托中化农业地图(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了万亩小杂粮示范农场。

“按照传统的线下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一名有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可以服务多达2000亩土地。仅农业技术人员就需要一万多人才能为3000万亩土地服务。“地图智能农业”利用卫星遥感、精密气象、智能传感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作物生长模型,为农民在关键生育期的农业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提前预测病虫害和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干预,大大提高服务能力和响应效率。”沈冰说。

智慧农业变得靠天吃饭来认识天

“智能农业恰恰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手段来获得对自然环境和作物生长规律的更准确的洞察,从而改变依赖天气吃饭变成了解天气。智能农业就像一个不知疲倦、尽职尽责的看门人,用科学技术作为武器来保卫家庭,为广大农民保住产业。”杨浩说。(记者马爱平)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智慧农业变得靠天吃饭来认识天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