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04字,读完约8分钟

1月10日,2019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共选择了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荣获2019年最高国家科技奖,每人奖金800万元。十位外国专家获得了国际科技合作奖。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是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296个获奖项目包括4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6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18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涵盖了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的整个链条,不仅标志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也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空白。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约有100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参与了这些获奖项目,其中一些还获得了多个获奖项目,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核潜艇,天气预报

两位大师获得了最高奖项

在历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不超过两个奖项。根据2003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1 .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的;2.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根据中国工程院的官方网站,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汕尾,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是中国核潜艇研发的先驱,也是核潜艇研究和设计的专家。1994年,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719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名誉董事、原董事。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几十年来,黄旭华一生致力于中国核潜艇事业,为核潜艇的研究和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9年9月,黄旭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据报道,在1988年的一次深潜试验中,在试验前,核潜艇总建造厂为参加试验的同志们拍了一张“生死照片”,一些参加试验的年轻船员写了一张自杀遗书。看到这种情况,60多岁的黄旭华立即决定亲自参加深海潜水。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亲自参与深海潜水在世界上没有先例。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报道,曾庆村于1935年5月4日出生于广东阳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他获得了苏联科学院的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他是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专家。1961年,他提出了半隐式差分方法,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气候预报和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他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的外国院士。1995年,他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据报道,曾庆村撰写的《大气红外遥测原理》发表于1974年,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系统描述卫星大气红外遥感定量理论的专著。他解决“遥感方程”的“反演算法”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卫星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的主要算法。

根据《中国证券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官方网站信息,从2000年至今,除了2004年和2015年的两年奖励外,已有33位专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

在其他获奖项目中,年轻人才逐渐成为一支新生力量。例如,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44.6岁,第一名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52.5岁,分别比2018年低2岁和2.6岁。60%以上的完成者是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7项成就的第一完成者是45岁以下。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的项目有26个,占56.5%。最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5岁。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大国重型设备,超级工程

获科技进步奖特别奖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授予一个大国重型设备和一个超级工程项目,“独立R&D与海上大型绞吸式疏浚设备产业化”项目和“长江三峡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

“海上大型绞吸式疏浚设备”是海洋国防建设的主要设备。设备系统多,功率密度高,布局紧凑,专业性强,工作环境多变。总装设计制造技术极其复杂,核心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和封锁。

具体来说,该获奖设备是中国自行绞吸式挖泥船,被称为“造岛神器”,并远海参与岛礁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项目。据报道,绞吸式挖泥船最重要的功能是快速挖泥,排泥远,保持船体稳定。该获奖项目在三个方面表现突出:一是掌握了海底高强度礁石的快速挖掘和破碎技术,满足了国家重大项目“快速挖掘”的需要;二是发明复杂海况下重型作业的可靠定位技术,满足复杂海况项目“稳站”的需要;三是超长距离连续高浓度运输技术的研发实现了强大的“远卸”能力。单台设备最大运输距离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平均每万平方米能耗降低15.8%。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此外,依托本项目,构建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相互合作,市场、R&D、建设相互促进的海上大型绞吸式疏浚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体系,形成了“系列化”的产品自主设计制造能力。该项目已获得64项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软件版权和7项修订的国家标准。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1月10日晚,中国电力宣布,作为上述项目主要研究单位之一的子公司齐耀重工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同架构的技术方案,系统地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在该领域的垄断,为设备的成功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奖项体现了公司的技术进步和R&D实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另一个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的项目是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骨干工程。截至2019年底,三峡工程已连续10年实现175米蓄水试验目标,枢纽建筑物运行正常,保障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航运、供水和能源安全,为长江经济带的优质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三峡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面临着复杂的世界级技术难题,涉及30多个工程竣工单位,包括振华重工、葛洲坝、东方电气、长江电力和中国能源建设等上市公司。经过几十年的攻关,数万人在枢纽总体布局、枢纽工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工程运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创造了112项世界最佳,拥有934项发明专利,编制了135项“三峡工程质量标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获奖项目反映

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获奖项目体现了创新推动制造业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升级等特点。机械设备、新一代半导体照明、航空空安全、飞机制造等重要领域的多年科研积累,涌现出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成果。此外,获奖项目还体现了科技支撑转型引领绿色优质发展,金属材料、轻工、化工、建筑、机械、农业工程等行业的获奖成果凸显了绿色发展理念。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由萨南光电、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上市公司联合完成的“高光效率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据介绍,该项目历时十余年,形成了一整套光效高、寿命长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在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已大规模产业化,并已在北京奥运会和“十城一万灯”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中得到示范和应用。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过去,半导体照明产品面临光电转换效率低、长期可靠性差、缺乏标准等问题。本项目主要针对这些问题,从半导体照明材料、芯片、封装、模块和应用的全链进行生产和研究的联合技术研究,最终形成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技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进民表示,目前,中国近50%的传统光源已经被led产品所取代,每年节省约28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水利工程的发电量,超过了澳大利亚的年用电量。

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1月10日闭幕后,华泰宣布公司参与的“制浆造纸清洁生产及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参与的“杂材高产清洁制浆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纸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造纸经常造成水污染。“制浆造纸清洁生产和水污染全过程控制”项目始于2010年。当年,中国造纸产量接近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4,居世界首位,而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近40亿立方米,占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5,也位居榜首。本项目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使传统造纸行业焕发绿色活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表示,该获奖项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彻底扭转了我国造纸废水只集中在末端治理的旧观念和旧方法,并将其转化为全过程的清洁生产,为从根本上减少造纸水污染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范。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29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近百家上市公司分享这一殊荣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