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6字,读完约4分钟

该网站消息“全市各类贷款增加682亿元,同比增长68亿元,贷款增量达到新高;贷款余额增长12.77%,同比增长0.13个百分点。”这是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了解到的一组数据。这个沉重数字的背后是青岛金融系统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的艰苦努力,以及银行和企业共同努力促进生产的恢复。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自19日发生肺炎疫情后,青岛中心支行始终重视疫情防控,及时将支持复工复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20项工作措施,并组织全市金融机构跟进实施,保持了全市信贷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全市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贡献了强大的金融力量。

努力交出战疫与复工金融保障双优答卷——青岛市金融系统全力促进实体经济恢

资金补充血液,保持运转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虽然生产和项目暂停,血液循环不能停止。疫情爆发后,企业现金流入受到影响,流动性资金需求增加。青岛银行机构积极满足企业流动性需求。前两个月,全市企业贷款增加579亿元,占各类贷款增长的84.9%,比去年同期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增加326亿元,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支持了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空航空公司是一个深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客流量的突然下降和刚性支出挤压了航空公司的资金。国开行青岛分行向青岛航空空公司发放了4亿元贷款,支持企业稳定资金和运营。

努力交出战疫与复工金融保障双优答卷——青岛市金融系统全力促进实体经济恢

稳定投资碎石

投资是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垫脚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进度不同程度地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需要有序推进企业复工的资金准备,不能削弱银行信贷支持。前两个月,全市企业固定资产贷款增加202亿元。地铁是青岛的一项重大投资项目,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青岛正在建设五条地铁,这需要大量的资金。近日,多家银行向青岛地铁发放了15亿元贷款,青岛地铁103个工区全部复工,1.5万名工人参与施工。

努力交出战疫与复工金融保障双优答卷——青岛市金融系统全力促进实体经济恢

帮助肖伟渡过难关

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低,受疫情影响更明显,需要信贷资金帮助。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明确表示,普惠小额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2月底,全市普惠小额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新增贷款28亿元。暂缓偿债政策是帮助小微企业脱困的一项重要政策安排,青岛银行积极响应其实施。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分行对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企业给予28天宽限期(包括本金和利息)。截至2月底,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分行已为256家小微企业客户申请了28天的宽限期,涉及金额近1亿元。后续将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妥善安排延期还本付息。

努力交出战疫与复工金融保障双优答卷——青岛市金融系统全力促进实体经济恢

帮助加快新基础设施的建设

疫情对工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如5g、UHV、充电桩等。,呈现出广阔的市场/0/房间。对新基础设施的财政支持不仅有利于促进恢复工作和生产,而且有利于培育和提升新的消费。青岛德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商,公司投资的充电桩数量和充电容量居中国第一。为支持抓住汽车电气化带来的机遇的特殊号召,中信银行青岛分行2月份以流动资金贷款和信用证的形式提供了1.5亿元的资金支持,用于购买充电桩等设备和改善充电基础设施。

努力交出战疫与复工金融保障双优答卷——青岛市金融系统全力促进实体经济恢

对接芯带的两端

核心大企业是连接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纽带,是复工复产的关键环节。支持核心大企业可以有效促进上下游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复工。青岛有很多大型制造企业,供应融资有条件更快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会同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下发了《关于促进全市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加快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使用,力争在去年实现300亿元的基础上加快应收账款融资。对核心大企业的资金支持持续增加,海尔、海信、双星、新希望六和等大企业得到大力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原材料采购,大力鼓励上游企业复工复产。

努力交出战疫与复工金融保障双优答卷——青岛市金融系统全力促进实体经济恢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将把支持实体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要求切实落实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注重解决企业面临的短期困难,又要努力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促进信贷增长,以适应我市高质量快速发展的目标。充分利用低成本专项再融资政策,推动再融资再贴现政策快速实施,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贷款展期和展期,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偿债和资金周转等紧迫问题。加大对制造业、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中长期贷款和信贷比重。开展“数以千计的金融服务专家联系数以千计的企业”活动,进入现场,以“一个企业,一个政策”的方式结对解决问题。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努力交出战疫与复工金融保障双优答卷——青岛市金融系统全力促进实体经济恢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