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7字,读完约4分钟

COVID-19爆发的肺炎让全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游戏”不能再吃了!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对于那些以前把“野味”养殖作为特殊产业的贫困农民,应该做些什么呢?广东省河源市的实践表明,尽快改变生产方式,及时扭亏为盈,综合利用财政补贴、低息贷款、捐赠资金和定点救助,是帮助贫困农民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广东河源市:“野味”养殖需尽早转型转产

随着COVID-19肺炎的爆发,摒弃乱吃野味的坏习惯已成为共识,相关立法也相继出台。然而,对于从事相关特色农业项目的贫困户来说,如何“止损”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近日,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张西乡群星村,梁超驻群星村的深圳市文联队长,一次又一次深入贫困户的蛇场,耐心地与贫困户以及驻村队和村干部沟通,指导他们及时转产。目前,涉及46户45万元贫困户的蛇类养殖项目已全部停止,将转为养鸡养猪。

广东河源市:“野味”养殖需尽早转型转产

河源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明珠”,有着特色农业的传统。受COVID-19肺炎疫情影响,国家禁止出售野生(包括养殖)动物,这影响了一些从事特色农业的当地贫困家庭的收入。据调查,该市特色养殖主要集中在竹鼠、豪猪、蛇类、果子狸、牛蛙和梅花鹿六大类,涉及四县一区、15家企业和229户贫困户,产值682.5万元。

广东河源市:“野味”养殖需尽早转型转产

特色农业不可行,如何帮助受影响的贫困人口脱贫?《经济日报》记者从河源市扶贫局了解到,河源市扶贫系统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特种种植和养殖项目制定了“五个加速”措施:加快事实调查,加快政策制定,加快止损处理,加快资金筹集,加快转型转化。扶贫干部争分夺秒,引导贫困家庭改变生产方式。目前,所有相关项目均已停止耕种,并已制定了一项停止损失、生产转换和生产计划,预计将在3月底前全面整改,以确保疫情不影响脱贫的总体目标。

广东河源市:“野味”养殖需尽早转型转产

据介绍,为了了解受灾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河源市的所有扶贫干部都到了自己的岗位,到各村对贫困企业和贫困户的特色养殖项目进行了检查,并建立了工作台帐和名单。扶贫局领导率队对20多个村、150多个贫困户进行了调查,形成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报告。

广东河源市:“野味”养殖需尽早转型转产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河源率先发布了《广东省减轻疫情影响确保贫困家庭按期脱贫实施方案》,重点解决特色养殖和生产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操作实施细则,加强了科学指导,培育了特色养殖试点项目,促进了点面转化。

广东河源市:“野味”养殖需尽早转型转产

具体来说,河源市通过收购财政资金,对现有特色养殖动物存量的贫困企业和贫困户进行适当补偿,统一收购,并以“三批”形式妥善解决:联系科研机构,进行科研;用于改善局部生物链结构,统一投放和放养一批;联系广东省和广东市的动物园,让游客观光,并免费赠送一批。

广东河源市:“野味”养殖需尽早转型转产

如何筹集特种养殖户尽快转产所需的资金?据初步估计,要加快贫困家庭和贫困企业的恢复工作和生产,至少要投资1亿元。对此,河源将通过四个渠道解决:一是市县财政从广东省协调的涉农资金中安排4500万元;二是鼓励涉农银行降低贷款利率,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支持2000万元;第三,今年的“6?“30扶贫日”捐赠资金,深圳对口支援解决1000万元;第四,承担指定援助任务的单位自筹资金2500万元。目前,已筹集各类资金5500万元。

广东河源市:“野味”养殖需尽早转型转产

为加快转型和生产转型,河源市还根据“因地制宜、相似转化”的原则,结合疫情后医疗保健中草药需求量大的特点,制定了特色农业转型和生产转型工作指南,引导贫困家庭和贫困企业有序转向种植艾草、甜叶菊和金银花。

在企业和贫困户的积极配合下,目前河源特色水产养殖项目的改造正在顺利进行。记者在河源市扶贫局提供的《河源市特色养殖扶贫项目统计表》中看到,计划将9个乡镇38户贫困家庭的4339个竹鼠养殖项目改造成鸡和蘑菇;计划将涉及7个乡镇90户贫困户的1249个豪猪养殖项目改造为养鱼、酿酒和家禽养殖项目。

广东河源市:“野味”养殖需尽早转型转产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帮助受影响的贫困家庭改造和改变生产。预计今年6月,河源将如期实现扶贫达标和完善退出程序。”河源市扶贫局局长钟志坚说。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广东河源市:“野味”养殖需尽早转型转产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