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重庆4月18日电重庆城口:勤劳的养蜂人造就了“养蜂村”

新华社记者、刘

55岁的吴穿着西装和皮鞋,在陡峭的山坡上忙碌着。他打开桶盖一会儿,检查桶里的蜂窝状况;过了一会儿,抬头望去,金色的油菜花点缀着绿色的山坡,蜜蜂从远处的花丛中回到它们的巢中。

吴是重庆市城口县北平乡苍平村最老的养蜂人。从他父亲那一代起,一个家庭已经连续养蜂两代了。然而,他家的养蜂之路并不平坦: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为了开垦荒地和耕地,山上的大片林地遭到破坏,采集蜂蜜所需的各种花卉大规模减少。因为没有足够的蜂蜜来源,他家每年只能养二三十桶蜜蜂,而且蜜蜂经常饿死。当时,蜂蜜来源单一,养蜂不赚钱,所以他是全村唯一的养蜂人。

重庆城口:辛勤养蜂人 带出“养蜂村”

近年来,退耕还林政策全面实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曾经光秃秃的山坡又换上了绿色的衣服。松树、柏树、栗树、樱桃树和其他树木被山坡覆盖,蜂蜜的来源越来越丰富。三月,梅花、桃花和樱花盛开,四月,油菜花盛开,五月,柏树和松树盛开,七月,栗花被山坡覆盖...

重庆城口:辛勤养蜂人 带出“养蜂村”

蜜蜂不再担心吃东西,高质量的蜂蜜来源也提高了蜂蜜的价格。看到养蜂业的收入不断增加,吴的养蜂业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已饲养100桶,每年产蜜数千公斤,年收入20多万元。村民们看到吴靠养蜂发了大财,就到门口去取经。他总是热情地帮助别人。

重庆城口:辛勤养蜂人 带出“养蜂村”

李福群,一个贫穷的家庭,一直在吴的蜜蜂农场工作。三年前,在吴的帮助下,还养了20多桶蜜蜂,很快就尝到了甜头。除了年收入5000元之外,他还在养蜂业赚了2万到3万元。今年,村里有10多个贫困家庭计划养蜜蜂。

过去村子里只有一个养蜂人,但现在养蜂已经成为村子里的一大产业。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公司驻仓坪村第一书记赵勇表示,在该村366户村民中,约有40名村民饲养蜜蜂,其中一半以上是贫困户。去年,全村蜂蜜销售额达到100万元,帮助许多贫困家庭脱贫,贫困家庭从83户317人减少到4户9人。

重庆城口:辛勤养蜂人 带出“养蜂村”

随着蜂蜜产量的不断增加,消费扶贫使养蜂人不再担心销售问题。去年,在的带领下,武的蜂蜜被重庆高速集团以消费扶贫的形式收购。吴给这户人家的宝贝起了名字,把它包装得很漂亮,并开始了品牌路线。

各种工业扶贫优惠政策也让村民们有了一个更好的开端。自2018年以来,吴每年都获得县工业奖,第一年2000元,第二年3000元,今年更是如此。缺乏资金的贫困家庭也可以申请贴息贷款。吴动情地说:“政府提供各种扶持政策,群众没有理由做得不好!”

重庆城口:辛勤养蜂人 带出“养蜂村”

城口县不仅是革命老区,也是中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是重庆唯一没有高速公路的县。近年来,城口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为“苍平村”,越来越多的人吃到了“生态餐”。今年2月,城口县正式退出全国贫困县行列,成为重庆市最后一批脱贫脱帽的区县。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重庆城口:辛勤养蜂人 带出“养蜂村”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