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40字,读完约11分钟
自2019年以来,上市基金公司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发行狂潮,大多数内地基金公司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新产品的营销战上。然而,彼此之间的失之交臂导致他们现有的一些产品的规模日益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基金公司似乎缺乏关注。只有当产品发出清算警报时,他们才意识到危机即将来临。
4月9日,华宝基金就公司产品可能引发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况发布了两个即时公告,其中一个是关于华宝消费股权产品的升级。公告显示,截至4月3日,华宝消费升级基金连续55个工作日出现基金净资产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况,可能触发清算条款,自动清算。据《红色周刊》记者称,该基金于2019年5月发行。据估计,它通常在三个月内关闭和开放,实际的正式运作是在开放和关闭后不到一年。虽然从产品至今没有发布正式的清算公告这一事实可以推断,华宝的消费升级可能暂时逃脱了,但如果业绩仍没有实质性的飞跃,高概率仍将徘徊在清算边缘。
根据wind的统计,《红色周刊》的记者发现,今年到目前为止大约有20只基金被清算,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股票产品。结合2019年的清算总数,这实际上为痴迷于新产品竞争的公开发行敲响了警钟。在相互竞争生产新产品的同时,公开募股行业不能走向“不管培养学生,不管管理学生”的误区。
华宝基金产品清算警报响起
根据华宝基金网站上的消息,从4月17日开始,另一个新的股票产品——华宝成长战略(Huabao Growth Strategy)开始发售,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是广磊和唐慧。应该指出的是,华宝消费升级基金也是由这两个合作伙伴管理的,一度濒临清算。
风闻显示,2019年6月19日成立的华宝消费升级基金,成立时的份额约为2.34亿。去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时,虽然当期利润约为1194.5万元,但基金份额已大幅缩水至9326万元;第四季度末,该基金的净增长率超过10%,但基金规模进一步萎缩,仅约5900万元。
从基金尴尬股的配置来看,基金经理基本上遵循在能力圈内选股。下半年,市场上涨2.4%,白酒行业整体上涨15%,配置白酒类股的地位得到加强和凸显。就第四季度的尴尬类股而言,白酒类股从前一季度的三只增加到了四只,其中顾靖酒厂第一次进入了尴尬类产品前十名,第四季度增长了18%,这只股票对基金组合净值的贡献约为4%。显然,从基金的尴尬份额分配来看,它并没有踩到空.那么,导致基金规模一再下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红色周刊》记者了解到,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基金“双经理人”的不合理安排。根据田甜基金网的数据,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之一广磊的服务年限累计为5年。目前,他还担任公司内资部副总经理,隶属于华宝李的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数量已达到7个;唐慧执政还不到一年,甚至网站的照片栏都显示空失踪了。从历史上看,这两种人才应该属于“明星业余选手”的典型搭配模式。
从基金经理前几年的表现来看,光磊的优势在于医学生物学。然而,从他现在管理的七种产品类型来看,它包括了部分科技主题和大消费主题的产品。对于这种产品配置,长期基金分析师王华指出,广雷似乎更关注当前管理许多产品配置品种的热点,个人原有的鲜明定位特征也似乎从关注医药转向了整个市场。这种变化使得基层民众对所负责产品的认知度明显下降,长期追踪的意愿减弱。
与华宝消费升级相比,中国银行消费活力基金于2月25日正式清算。中国银行消费活力是2019年6月14日推出的一个子新基金产品。从该基金成立以来发布的两份季度报告来看,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在选择尴尬股票时出现了一些失误。他曾公开表示,他将选择低估值、高盈利的蓝筹股作为基本资产配置,并选择消费类成长型股票以争取超额回报。但事实上,根据基金季度报告,基金经理在分配尴尬股时并没有分配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等消费龙头,这与他曾经表达的观点有所偏差,或者正是这种偏差导致基金被众多投资者用脚投票,最终导致了清算。
对于中国银行消费活力基金的清算,王伟分析道:“一方面,存量消费主题基金太多,包括主动消费词和跟踪CSI白酒指数、CSI餐饮指数和CSI主要消费指数的基金数量。接近100家,大部分投资于传统消费领域,如白酒和家电,缺乏特色也使投资者难以选择;另一方面,自2016年以来,一波价值股已经开盘。E基金的中小市场、E基金的消费行业、惠天富的消费行业等基金在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方面都有优势,赚钱效应也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涌入。这使得后来成立的新基金产品很难分得一杯羹。”
“我们推测,该基金已经被清算,因为基金经理已经管理了中银消费主题基金。该基金与消费者活力基金在投资方向上有许多重复。为了降低基金经理的管理难度,增加投资者的消费主题基金。识别,选择成立时间短、规模小的消费活力基金。”爱芳财富总经理郑庄用与王华相同的方式分析了基金的清算。
瑞银产品的清算仍在继续
瑞银SDIC在过去两年是主要的基金清算人。风信息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公司产品基金数量达到10只;2019年,待清算的基金数量也达到10只。在今年迄今已通过公开发行清算的约20种基金产品中,瑞银SDIC的子公司瑞银SDIC和瑞银SDIC的行业先锋已经上市。如果我们考虑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我们不能排除其产品的清算数量会增加。
以SDIC瑞银行业先驱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6月20日。从成立到消亡,它的产品持续了不到两年。最明显的原因是比例因素。根据该基金的历史季度报告,在基金成立后的第一季度,基金规模从最初的2.78亿英镑降至1.52亿英镑,缩水近45%。此后,基金规模基本保持了下降趋势。规模的第二次急剧下降发生在2019年第一季度,产品从约1.41亿件降至4104万件。去年第四季度末,上一次产品披露的规模固定为215万份。
为什么规模在缩小?这可能与放错位置的配置性能不佳有关,这也导致了对基本人员的遗弃。《红色周刊》记者注意到,去年前三季度该产品的库存头寸保持在65%,但在第四季度,其头寸暴跌至39.13%。当时,该基金经理在季度报告中表示:“该基金在第四季度实现了盈利,因此头寸已经减少,我们已经进行了较大的结构调整。”与此同时,基金经理还指出,由于对过去两年大幅展示的核心资产持中立态度,科技将被分割,将更加关注低估蓝筹股和低估中游制造业的行业领导者。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基金所持有的尴尬股份并未达到提高基金净值的效果。《红周刊》记者注意到,中国神华一直名列其十大尴尬股之列,而中国神华在第二和第四季度位列十大尴尬股之首,但该股2019年全年涨幅仅为1.61%。如果该基金在第四季度报告中持有中国神华5.21%的股份和该基金39.13%的股份,中国神华对该基金净值组合的贡献仅为2.04左右。同时,从2019年第四季度或全年的市场表现来看,雅士光电、永辉超市等。属于第四季度的尴尬类股,对基金的年净值贡献不大。
既然许多产品已经被清算,为什么不尝试寻找一些帮助基金来挽救这些产品呢?在接受《红色周刊》记者的书面采访时,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指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清算可能是一个比节约成本更低的选择。从经济角度看,清算的直接成本其实很小,主要是召开股东大会和与监管机构沟通的成本;其他清算费用基本上可以从基金资产中支付。虽然有一些取得进展或采取主动的例子,但这通常不是很多,通常只有几十万。"
“相反,如果你要求帮助省钱来挽救一个产品,没有底线,而且很难估计需要多少钱。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清算的主要负面影响实际上是品牌和声誉。清算不再可能出现规模反弹的产品相当于及时止损。”他进一步向记者强调。
Etf很受欢迎,清算将随之而来
“合并”还是成为迷你基金的第三种方式
除了主动股权产品的清算外,就连近两年一直炙手可热的被动etf产品也没有“保险”。根据wind的统计,《红周刊》记者发现,今年有两种etf产品正式关闭,即1月中旬清算的诺安新兴etf和4月初清算的银华上交所。
此外,从新产品的角度来看,对于以沪深新能源汽车指数为市场表现基准的基金,两次首次公开发行分别在2月和4月募集了两个交易所交易基金,规模分别为107亿元和24亿元。然而,郑庄指出,这两种同质化产品很难成功。
首先,从跟踪指数来看,沪深新能源汽车指数基金在历史上表现不佳。指数基金的基准日为2011年12月31日,但自基准日以来,指数基金上涨了106.98%,而沪深300指数同期上涨了278.73%。指数基金明显落后于沪深300指数。
其次,从发行时间来看,指数基金目前估值为65倍,但2015年1月1日以来的平均市盈率为41.88倍,而长期平均市盈率与当前市盈率的标准差(56.8倍)以上。就市盈率而言,指数基金当前价值为4.56倍,2015年以来的平均值为3.83倍,向上标准差为4.7倍,也处于历史高点。在早期市场热的时候发行跟踪指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是非常危险的。再次,从成份股来看,指数基金权重最大的行业是稀有金属,最大的重仓股是天骐锂业,属于传统业绩波动较大的行业和企业。
事实上,对于处于清算边缘的小型基金来说,基金公司的选择无非是储蓄或不储蓄。然而,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第三种方法来实现它——基金合并。
4月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宣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已引发基金合并。根据基金合同,基金将与其管理的同类基金合并,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根据上述公告,相关合并计划仍有待监管部门批准。因此,公共基金行业也在讨论是否可以在股票产品中推广这一举措。毕竟,一些公司的批量清算产品带来的声誉和市场反馈并不好。
对此,王伟直言不讳地告诉《红色周刊》记者:“我认为不同的策略和不同的基金经理可以在基金公司内部解决。合并的最大影响是托管级别;如果是不同银行托管的产品,如何处理相关费用需要基金公司与渠道沟通。”
吉安金鑫基金经理程英补充称:“中信建设投资在2014年7月发行的基金合同中,对基金中可能出现小型基金时的基金合并做了规定。如果其他基金没有作出相关规定,如转换,有必要举行一个持有人会议。"
希望垂死的股票产品能够在短期内合并和重生是不现实的。基金投资确实存在风险,普通投资者需要对去年以来持续高涨的股票型基金发行中的投资行为保持谨慎;因为如果你购买的产品将在以后结束,从时间维度和经济角度来看,这将带来一些损失。对此,前述上海基金业内人士解释称,清算一方面是净值损失。通常情况下,基金的清算会产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会从基金的资产中扣除,基本人会遭受相应的损失。另一方面,这是时间和流动性的损失。清算通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普通人无法赎回基金。第三,它将面临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基金开始清算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出售资产,在此期间市场是不确定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成立时间长、规模大的基金更为合适。此外,还必须避免投资机构持有人比例过高的基金。一旦机构投资者赎回大量资金,基金规模可能会大幅缩减,从而触发清算线。”程英补充道。■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同质化公募清盘隐患浮现 存量迷你产品渐成基金公司“鸡肋”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