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1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艰苦的战斗需要艰苦的力量:从武汉到绥芬河,中国的科技不会停止抗击疫情

新华社记者董瑞峰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迅速投入使用了符合三级生物安全保护标准的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消毒、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期间,中国疾控中心的20多名专家赶赴当地,共同构筑防疫防线。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竞赛中,从湖北到东北,不仅有“白衣战士”,还有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抗击疫情的另一条战线上,他们夜以继日地战斗着,继续努力工作,打赢了这场防治疫情的硬仗。

冲到第一线:他们是学者和士兵

4月16日,80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力乘高铁回到天津,他在武汉连续奋战。

新年第三天起,他紧急飞往武汉,指导中医医疗队开展临床治疗。在此期间,张伯丽因过度劳累而摘除了胆囊,并在手术后第三天投入到防疫工作中。"互相照顾,我把我的肠子留在武汉了!"张伯丽说道。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防疫和控制斗争中,院士们冲到了第一线,在科学技术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

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作为国家卫生和卫生委员会高级专家组的专家,“逆行”冲到了防疫的前沿,及时提出了重要的防疫和控制建议。

为了尽快救治确诊的轻症患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晨等人首次提出在武汉建设一所收容所医院,解决了大量患者在短时间内住院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作为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的队长,接管了武汉金银滩医院专门治疗危重病人的南病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危重病人;出于对孕妇安全和预防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巧姐带领国家医疗队给武汉的许多准妈妈和她们的家人“安抚”。

硬仗要有硬实力:从武汉到绥芬河 中国科技抗疫不停步

在第一线指导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判断和形成许多重要建议,如防治策略、疾病诊断和治疗...院士在这个时候也是战士。"全国性的活动是必须的。"他们的话,击中了地板。

紧急研究:向科学寻求答案和方法

4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伟研制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被批准进入二期临床试验,成为世界上首个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自元旦第二天抵达武汉以来,陈伟的团队迅速开展了疫苗设计研究,甚至试用了药物。七名科学家接种了新开发的疫苗,为临床研究提供第一手数据。

为了阻止肺炎在COVID-19中的流行,我们必须向科学寻求答案和方法。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为此日夜奋战。

1.5小时,快速一次性检测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景程带领的团队紧急研制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应用于相关医院,帮助实现临床准确诊断。

他的实验室整合了12个工程科学专业,这是跨学科合作的缩影。“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科学技术力量,赢得防疫和控制。”景程说。

从病毒检测到病毒溯源,从药物筛选到疫苗研发,从病理特征分析到流行病学调查,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科技界积极发挥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优势,紧紧围绕遏制COVID-19肺炎疫情的实际需要,各尽所能发挥关键作用。

发挥“第一步”:构建更加全面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

"开展核酸和血清抗体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一项关键任务."就在本轮疫情达到高峰后,王晨院士大声疾呼:“新阶段不能放松,必须高瞻远瞩,认真落实重点任务,确保今后疫情得到科学、有效、全面的控制。”

疫情爆发后,我国许多科技部门和科研机构启动了应急机制,一批院士和专家加入了COVID-19肺炎疫情联合防控机制的研究团队,提出了科学的对策和建议,形成了抗疫能力最强的智囊团。

加强对参与治疗的医务人员的保护;重视中医药在一线治疗中的作用;对适当的国家和区域卫生应急水平进行动态评估,并及时做出调整决定;持续准确地判断疫情和趋势...在中国工程院,专家组通过科学研究和判断完善了重要建议。

硬仗要有硬实力:从武汉到绥芬河 中国科技抗疫不停步

“预防疾病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考虑、设计和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王晨说道。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硬仗要有硬实力:从武汉到绥芬河 中国科技抗疫不停步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