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6字,读完约4分钟
4月26日,中信经纬客户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加强医疗防控材料出口质量监管问题,就防疫材料出口质量监管、出口口罩价格、是否限制防疫材料出口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国务院联合防控机构召开新闻发布会,讨论加强医疗防控材料出口质量监管问题。来源:中国网
进一步提高出口防疫物资的质量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根表示,3月3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第5号公告,重点加强了对出口医用材料的质量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非医用防疫材料特别是非医用口罩的出口量相对较大。由于中外质量标准和使用习惯的差异,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医疗产品和非医疗产品之间也存在混淆。为此,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市场监管总局于4月25日发布第12号公告,明确加强对非医用口罩的监管措施,并要求进出口商签署联合声明,确认相关质量标准和双方责任。
李兴根指出,这两个公告的监管对象不同,但目标一致,同步实施。12号公告是对5号公告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出口防疫物资的质量,提前防范相关质量风险,更好地体现负责任大国的责任,维护中国制造业的信誉,为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做出贡献。
企业如实申报不影响正常通关
海关总署商务司司长金海表示,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第12号公告进一步明确了优化面具生产、流通和出口监管的要求。企业申报出口时,除电子或书面的进出口联合申报外,其他通关程序和手续不变。申报符合国外质量标准的,海关凭商务部提供的企业名单验放。对于不在市场监管总局提供的名单中的企业,海关应当接受申报并予以放行。我们在“单一窗口”上专门增加了提示选择功能,方便企业操作。对于手续齐全、申报真实的企业,不会影响正常通关。
在疫情期间,全国范围内有16,482起价格违规案件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检查局市场检查员李说,到目前为止,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市场价格欺诈、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的查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还组织了一次对抬高熔喷布价格行为的专项调查。在疫情期间,全国共立案16,482起价格违法案件,12,192起案件受到处罚。
中国出口口罩的价格符合市场原则
李兴根表示,价格由市场主导,由供求关系决定。从短期来看,中国出口的口罩价格可能会因供需变化而波动,或者个别制造商的出口价格可能会出现异常。然而,总的来说,从中国出口的口罩价格符合市场原则,是有良心的质量。
李兴根指出,国内企业加班加点,急于生产,不应该因为口罩低价出售,合法收入得不到保障而受到损害,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违法行为也不应该损害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为此,中国政府从生产、贸易、认证和出口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防疫物资的质量监督。有关部门相互配合,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非法出口、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和出口秩序的行为。当发现问题时,将进行深入调查和核实,真正违法的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不会被容忍。
中国从未限制过防疫材料的出口
有鉴于此,第12号公告将在第5号公告发布后不久发布,这令人怀疑中国是否也会限制防疫物资的出口。李兴根说,中国从未限制过防疫物资的出口,但已尽一切努力为世界各国的采购提供便利和支持。中国政府绝不会放过不合格的防疫材料。这两项公告分别加强了对医用和非医用防疫材料的质量监管,其目的根本不是限制防疫材料的出口,而是主动为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承担更高的责任,确保中国的合格产品更有效地进入国际市场,让各国最终用户放心,以实际行动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积极贡献。
坚决查处虚报出口防疫物资等违法行为。
金海表示,进一步规范防疫物资出口秩序,是更有效支持国际社会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重要举措。3月1日至4月25日,全国共检查发放主要防疫物资550亿元,其中口罩211亿只,防护服1.09亿件,护目镜3294万副,病人监护仪11万台,红外线体温计929万只,手术手套7.63亿副。中国主要防疫物资的出口从4月初的每天10亿元增加到4月中旬的20亿元,并在不久的将来增加到25亿元以上。
金海提醒出口企业在申报出口时必须严格履行如实申报的义务。海关坚决查处虚报、瞒报、谎报、逃避商检、冒充不合格等违法行为。,坚决维护我国防疫物资出口的良好秩序。(中信经纬应用)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垄断市场以口罩牟暴利?限制防疫物资出口?官方回应来了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