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03字,读完约9分钟

随着公益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公益生态系统逐渐成为公益慈善领域的热门话题。许多有远见的公益组织和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公益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促进公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公益慈善领域内外的重要声音。然而,以往关于公益生态系统的观点或思想大多是基于整个国家或整个行业,没有对区域公益生态系统进行实证研究。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2019年11月22日至23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9年年会在福州举行。在11月23日以“催化区域公益生态:基金会的机遇与责任”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催化区域公益生态:基金会的机遇与责任》(以下简称《报告》),首次聚焦区域公益生态这一新兴话题。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本报告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半年的调查研究,梳理和呈现了福建的公益生态及其形成过程。福建省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为了解区域公益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重要案例,试图有助于探索公益生态系统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机制,为生态系统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福建模式”已经形成

根据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的数据,福建省基金会的数量和规模在过去的10年里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初,福建省拥有350多个基金会,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六。根据《2017年福建基金会发展报告》,2011年福建基金会资产规模不足6亿元,到2016年达到63亿元,增长10倍。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陆全斌认为,当地公益生态的快速发展必须是有利的天气、有利的地理条件和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动态角度来看,人肯定是关键机构的核心要素和核心领导者,包括他对行业的了解、他配置资源的能力、他自己的模式和愿景等。”他认为,福建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为福建公益事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他到达福建后,带来了他原来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方式。此外,该地区还有像尤麦这样的年轻秘书来配合和支持他,所以几年后情况就不同了。”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刘曾任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那拉达基金会秘书长,2016年任福建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2019年4月26日,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主办的“基金会”标杆建设——基金会如何促进行业发展”秘书长表示,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中,福建沈恒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游迈介绍了基金会在促进福建公益生态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首次提到“福建模式”。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在谈到区域公益生态建设的意义时,那拉达基金会秘书长彭·认为,公益生态越完善,基层组织获得的资源越多,就越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社会需求,以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当地的社会问题。这需要当地的基金会或中心机构在这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2019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调查了2013年以来福建省基金会为促进公益生态建设和发展而实施的12个重大项目。包括地球之子计划、梁计划——支持弱势群体的成长和学习、福建省公益交流班、福建公益沙龙、雪松计划、榕树伙伴计划——福建省公益领袖人才培训、香草计划——公益筹款能力训练营、人才种子计划——支持县社会组织成长、社会工作和公益慈善管理班、疾病救助计划——医务社会工作公司和支持、姐妹乡合作伙伴——农村妇女自组织支持计划、社会组织公益讲堂。调查发现,这些项目主要是由一些活跃的基金会发起的。福建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福建郑融慈善基金会、福建同心慈善基金会和福建沈恒慈善基金会是四大核心赞助或资助者。在福建省的行业支持项目中,这些积极的基金会采取了共同赞助和资助的形式。承担或执行项目的机构均为中间公益组织,即具有一定枢纽或支持功能的公益组织,如福州陈鹏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福州美和公益服务中心等。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据报道,福建省基金会的产业扶持项目抓住了福建省公益人才和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为活跃全省公益氛围、促进公益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项目,基金会在发展公益生态方面发挥了关键的催化作用。

从“福建模式”看区域公益事业的形成和发展

报道指出,福建省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福建省本身有着悠久而广泛的公益慈善基础。另一方面,福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富,他们高度关注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尽管福建的这些环境条件确实让省级公益慈善机构的发展起步较早,但报告认为,福建公益慈善机构的特色在于公益生态系统的转型和演变,因为2013年后,福建省具有现代特色的公益慈善机构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联系、互动、创新的公益生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福建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和福建沈恒慈善基金会等少数基金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他们继续合作,强调专业人才和组织发展,并在全省建立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和合作机制。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在公益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行为者是基础。报告将福建模式的独特性总结为“3+2+2”模式,该模式关注三类人的价值,建立两种互动的合作关系,采用联合资助和少量支持的项目策略。

首先,尊重和发掘人的潜力(3组人),包括基金会负责人和雇员、与基金会合作的公共服务组织的项目人员以及最终受益的社会团体。在福建,基金会强调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金会更加重视过程和项目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真正掌握社会问题的突破,基金会经常必须与执行项目的公共服务组织进行反复分析和讨论,并不断测试、改进和重复项目。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第二,建立有序的生态关系(两种关系)。福建的公益氛围之所以非常活跃,是因为该省的公益人士之间有大量广泛而频繁的互动。自2016年以来,该省出现了大量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其中,非正式互动是福建公益生态的独特优势,对生态的发展和维护至关重要。例如,在基金会的支持下,福建慈善沙龙成立了秘书处,并制定了工作计划。标准化后,沙龙的影响力不仅大大增强,而且活动的连续性也得到了保证。简言之,在促进生态发展方面,基金会需要不断鼓励、支持和发展各种形式的正式和非正式互动机制,以促进协作和建立网络。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第三,利用资源(2种策略)。在几个活跃的基金会中,它们支持行业发展的投资比例实际上并不高。这些生态开发项目大多采取联合资助和少量支持的策略。该模式将资源集中在大范围的受资助项目上,灵活应对行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有效发挥小额资金的杠杆效应。在此基础上,这种项目模式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的优点。它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很小,不会对组织的整体项目规划产生太大影响,但也会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在陆全斌看来,中国许多地区的公益生态发展显著,“比如湖南、山东、四川、成都等地,公益慈善的氛围越来越浓。”对“福建模式”的研究,可能是一个窥豹,了解是什么因素在更好地促进公益生态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基金会在催化公益生态中的机遇和责任

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执行副主席、秘书长李金曾指出:“在公益生态系统的建设中,基金会应该成为一个积极、自觉的行动者...在外部,除了基金会和基层公益组织,还有政府、企业和媒体的作用。在内部,基金会需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报告从福建模式出发,将基金会促进区域公益生态发展演变的策略归纳为四个方面。

首先是自我成长。这并不意味着基金会必须努力工作,而是要求基金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下大力气发展名牌项目,组建自己的项目团队,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找到正确的定位,明确战略方向和变革路径,迅速提升并加入专业的现代基金会行列。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第二是广泛合作。基金会在公益生态系统的核心层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协作不仅限于与公益组织的协作,还应在加强内环互动的同时,不断建立和加强跨部门、跨领域和跨区域的协作。合作对象不仅包括其他基金会同行,还包括政府部门、公益服务机构、中介机构和外层核心层的多种类型的机构。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第三是专业性。福建省基金会之所以愿意推动公益生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意识到了该省公益组织专业能力的不足。2013年,福建同心慈善基金会与高校合作举办慈善研讨会;福建沈恒慈善基金会还与国际公益学会合作开展“雪松工程”,其秘书长游迈也是国际公益学会的校友。福建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周洪福一上任就强调,基金会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专业公益人才。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第四是网络建设。网络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如何在不同行为者和不同群体之间建立联系,加强相互信任与合作,消除误解和矛盾,促进网络成员从交流和互动中受益。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或社区的本质是公共产品或社会资本,而基础是这种公共产品或社会资本的创造者。

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福建模式”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区域公益生态和仁中公益生态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浙江省敦河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所说:“公益生态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基金会领域的公益生态建设。只有当小生态圈被建立和推出时,整个生态才是好的。如果不能在当地推广,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行业的生态建设。我们仍然需要冷静下来,并考虑抛光。”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从“福建模式”看基金会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公益生态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