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19字,读完约9分钟

受美国对中国股票监管政策收紧的影响,中国股票的回归速度正在加快。目前,阿里、网易和京东已经回到香港进行第二次上市。

6月12日,创业板注册系统正式登陆,红筹股和特殊结构企业的发行得到有针对性的安排。对于中国股票和未上市企业来说,谁更愿意去香港还是选择a股?

中国股票加速回归

目前,阿里和网易已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另一家电子商务巨头京东也于上周五完成了IPO。最新数据显示,京东的公开发行部分有超过39万人认购,公开发行部分超额认购180倍,冻结资本约为2800亿港元。对于美国和中国的股票巨头Return来说,从参与新游戏的角度来看,投资者无疑是热情的。自上市以来,上述股票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例如,网易的股价自上市以来上涨了100倍,阿里和京东的股价自上市以来上涨了两倍多。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据《证券时报》驻香港不同投资银行的记者称,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正在加速回归,还有很多上市公司前来咨询,包括百度和携程。

根据华兴证券的报告,2018年有32只中国股票符合香港证券交易所新上市规则的要求,并有可能寻求在香港二次上市。

中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美国参议院于5月20日通过了《外国公司责任法案》,该法案建议加强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监管。相关法案目前正等待众议院审议通过,并提交总统签署。

京东和网易在香港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的风险警示因素均表明公司可能受到上述议案的影响,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

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师庞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很多中国股票都在考虑重返香港股市或a股市场。这不仅是应对单一上市地监管规则重大变化风险的防范措施,也反映了上市公司的长远和战略考虑。由于投资者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差异,中国股票有望获得比香港股票和a股更高的关注和认可。近年来,香港股市和a股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新经济公司的改革措施,也使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回归变得更加方便。”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6月15日,58城正式宣布签署私有化协议,完成87亿美元(约617亿元人民币)的回购;6月12日,威来创始人李斌的另一家公司Yiche.com正式签署了私有化协议,4月15日,巨美优品也宣布私有化并正式退市。这些私有化的公司下一步会完全退出美国股市吗?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谁更想回到香港还是A?

6月12日,创业板改革和试点登记制度的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和相关配套规定出台。庞明表示,这是资本市场首次在存量基础和增量意义上同时推进改革,这对创业板乃至整个a股市场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进一步增强创业板的包容性,支持优质红筹企业登陆创业板,促进创业板持续健康发展,深交所正式发布的配套规则中对红筹企业上市制度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根据规定,红筹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财务指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10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收入不低于5亿元。根据华兴证券的报告,有21只中国股票符合创新试点红筹企业a股回报的要求。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不断降低红筹股等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的a股上市门槛。庞明认为,中国股票回归a股或港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随着a股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考虑a股。例如,虽然9号机器人不是上市公司,但它以vie(同股不同权)+cdr的形式成功通过了会议,成为首家在科技股甚至a股上发行存托凭证的红筹企业,也为具有vie架构的红筹企业提供了退货样本。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深湾宏远首席市场专家桂表示,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回报体系设计正在逐步完善,包括科技股和创业板市场在内的红筹股体系将进一步调整。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a股市场还不够大,从严格意义上讲,它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全球配置市场,外资的进入也受到影响。总公司退货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从增量市场的角度来看,不排除随着国内市场条件的进一步开放,包括人民币资本的控制,更多的中国股票和非上市的vie企业将进入a股市场。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据记者采访的许多市场人士透露,现阶段香港股市对中国股市更具吸引力。盈科(3700.hk)香港公司运营总监兼投资者关系总监林紫君对记者表示:“HKEx的兼容性可能对中国股票的回归更具吸引力,包括会计准则、上市监管、同股不同权等,可以更好地与美国资本市场对接。另一方面,阿里巴巴被纳入蓝筹股和沪港通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了企业的信心。相对而言,a股改革和市场人气需要观察更长时间。然而,香港股票上市和a股上市在性质上并不完全冲突。在一个市场上市后,该业务也可以拆分到另一个市场。”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庞明还认为,与a股市场相比,由于海外融资需求、行业监管、vie结构上市便利等多方面的考虑,对于可能寻求二次上市或再上市的中国股票,HKEx在现阶段仍具有优势。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林紫君认为,当中国股票回归香港时,香港股票的上市过程和时间比a股在资本使用自由、交易风险对冲和上市时间效率方面都要简单。

“事实上,这取决于公司自身的情况。例如,生物医药公司将优先考虑香港股票,因为它们自然有美元融资需求,而生物医药公司在美国股票中的估值非常低。香港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物医学圈。还有一些消费信贷和p2p公司,如果它们可能回来的话,只能在香港上市。a股可能不允许此类公司上市。”庞明说。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经济学家关庆友认为,“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回归是大势所趋,它将推动内地资本市场的改革。目前,内地股市体系不足以吸引中国证券交易所全面回归。监管、发行和交易等一系列制度需要与国际先进市场接轨,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过,至少在现阶段,a股改革为中国股市的回归打开了一个缺口。”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香港证券交易所的重新改革意味着万亿美元公司的身份有不同的权利

为了提高新股在港上市的效率,HKEx方面正在考虑缩短IPO结算周期,希望从t+5改为t+1,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HKEx希望尽快缩短新股定价和结算周期,并与美国股市等市场保持同步。如果进展顺利,磋商将很快启动。HKEx首席执行官李小嘉今年2月表示,缩短新股结算周期的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但需要综合考虑该机制的技术、基本结构和逻辑,以及零售交易前的预付款问题。此外,李小嘉表示,他可以考虑在粤港澳大湾区尝试“新股份连接”。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2018年4月,HKEx方面经过努力讨论,正式允许采用“不同权利的个人股”结构的公司申请在港上市。现在,HKEx计划将这一制度扩大到“企业版”,即拥有特殊投票权的股东将从个人扩大到企业或法人实体。5月1日,HKEx完成了香港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的咨询文件。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HKEx认为,与新规定相对应的企业的主要股东必须是创新行业公司,或在一个或多个新兴和创新行业有业务经验,并有投资创新行业公司和为此类公司做出贡献的过往记录。

在HKEx的咨询文件中,特别提到采用企业版结构、股份相同但权利不同的公司不仅包括科技企业,还包括利用技术创造创新生态系统的金融服务巨头。

近年来,寻求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新兴和创新行业的内地发行人,都拥有不被香港市场接受的相同股份和不同权利的公司,如有道、腾讯音乐和呼亚,这三家公司都是内地的互联网公司。这三家公司上市时的市值均超过100亿港元。从2010年至2019年11月,在美国上市的不同投票权结构的内地发行人中,42%是拥有相同股份和不同权利的公司,按上市基金数额计算,占48%。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根据咨询文件的内容,根据2019年11月的数据,在中国前50家非上市独角兽公司中,有42家非基金公司股东(均为成熟的上市公司)。根据最新一轮的集资活动,这42间独角兽公司的市值总额为5,400亿美元(约4.18万亿港元,相当于港股市值的12%)。如果联交所不同的投票权制度不接受同一份公司身份的不同权利,这些公司可能会继续选择在美国而非香港上市,香港投资者将会失去在本地市场投资更多不同公司的机会。如果HKEx想要攫取这块蛋糕,就必须改革现有的上市制度。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根据HKEx的咨询文件,香港市场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缺乏多元化的投资选择,而投资选择极集中在个别行业,例如金融和地产,占香港市场总值的38%。过去10年,在香港市场上市的新兴和创新工业企业仅占总市值的10%(不包括阿里巴巴),而纳斯达克、纽约证交所和伦敦证交所分别占69%、55%和24%。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事实上,香港股票资本市场的改革进程也为a股提供了借鉴。与港股相比,a股有其独特的优势,包括更容易获得人民币融资和更高的整体估值。注册制度的实施使上市条件更加灵活,a股对中国股票的吸引力将逐渐显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董事潘和林表示,科技板块和其他a股板块都应根据不同企业的特殊属性,引入更多有针对性的放松措施,明确优先股和vie结构的处理,简化红筹企业的上市流程。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最根本的是提高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性。

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这是一场改革竞赛。HKEx与内地市场之间存在竞争,但竞争的结果是相互促进。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中概股:回港还是回A,谁的诱惑力更大?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