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1字,读完约7分钟

7月11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级研究院在上海发布了《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该报告以“疫情冲击下的世界变化和中国经济”为主题,分析了上半年COVID-19疫情引发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近期特征和主要风险,并对疫情后世界大变化下中国的战略破解和具体应对提出了一些建议。

“国际循环绝不能丢”——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年中报告

会议将以“现场会议+云会议”的形式召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项目组组长田国强教授和首席专家黄晓东教授分别对报告进行了总体介绍和具体解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邹平佐、 财政部政策研究室二级巡视员赵泽勇、软通中国金融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国际循环绝不能丢”——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年中报告

年中报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COVID-19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降,消费和投资增长率急剧下降。随着我国疫情的有效防控,大部分生产在第二季度恢复,工业企业的消费、投资和利润下降幅度有所缩小。经济呈现出复苏和稳定的趋势,但仍受到中国部分地区疫情的拖累。同时,受全球疫情蔓延和世界变化的影响,疫情不仅拖累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也导致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叠加。此外,全球和地区政治经济摩擦和冲突引发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进一步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报告建议,中国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应立足于形成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流通与国际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国际循环绝不能丢”——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年中报告

该研究小组一如既往地充分重视各种风险的防范,并在不同情景下对经济趋势、短期政策应对和中长期治理有以下主要成果和看法。根据上海财经大学高级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iar-cmm)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研究小组估计,在基准情景下,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为1.2%,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为2.9%,生产者价格指数增长率为2.2%,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增长率为1.0%,消费增长率为0.7%,投资增长率为1.7%,出口增长率为1.7%。考虑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疫情、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的恢复、刺激内需的消费补贴政策、贸易摩擦的升级、自然灾害等因素,研究小组还提出了七种不同的情景。

“国际循环绝不能丢”——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年中报告

基于政策模拟的结构模型,研究小组指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产出促进的反周期效应以及流行病期间的不同刺激效应对制定宏观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面临巨大压力,急需复苏,因此应实施宏观政策。然而,最优经济政策规则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协调。这种政策组合要求财政政策分担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任务,这也符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更积极、更有希望”的政策基调。与此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更加灵活和适度”,应该更多地关注结构性问题和帮助私营企业。

“国际循环绝不能丢”——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年中报告

该研究小组指出,当前的COVID-19流行病肆虐全球,其后果超过了2008年的世界经济和金融危机,甚至超过了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大萧条。更严重的是,这一流行病造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断层带,它将严重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格局和秩序,并且在流行病之后将更加明显。事实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将决定世界的走向,而中美两国单独和共同作出的战略选择,将决定世界的格局和未来。该研究小组强调,中国应该从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应对外部危机和内部挑战。关键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治理的三个要素进行全面改革:一是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建立和完善更加包容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将国家能力和政府执行力运用到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避免政府角色越位、错位和缺位,有效弥补市场和社会失灵;第三,加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包容透明的社会治理。

“国际循环绝不能丢”——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年中报告

该研究小组就如何全面应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以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有必要在经济关系中形成更广泛的自由贸易统一战线,以避免过分强调和促进政府主导。要加快中欧、中英、中日韩和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主要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或升级,积极探索加入cptpp的可行性。面对疫情对资本安全和供应链安全的巨大影响,中国不能走向封闭。在加强国内流通的同时,绝不能失去国际流通。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开放,大幅降低市场壁垒,以公平竞争、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团结自由贸易的盟友,确保供应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安全。同时,要深化国内市场化改革,通过开放优化经营环境,按照竞争中立和所有制中立的原则进行体制和结构改革,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形成公平的市场环境,使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增强经济体系的包容性。

“国际循环绝不能丢”——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年中报告

第二,在政治关系上,要抓住全球协同治理COVID-19疫情的机遇,积极争取各国对中国的政治支持,避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避免将中美经贸摩擦扩散到以意识形态为特征的冷战时期。中国需要找到不同国家利益的交汇点,凝聚不同文明价值观的最大公分母,同时提高社会包容性和透明度,以增进互信,建设一个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开放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不仅要同非洲国家、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建立良好关系,还要把西方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联系起来,形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成功的法宝,需要不断坚持和运用。在世界抗击疫情的困难时期,中国不应回避自己作为大国的责任,而应采取一视同仁地挽救生命的政策,为防控提供国际支持。

“国际循环绝不能丢”——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年中报告

第三,在国际关系中,中国需要避免多线作战,处理好做事情和保持低调的辩证关系,不要轻易放弃低调求同存异的外交战略。特别是在对外宣传中,我们不仅要宣传中国的好的一面,还要客观地展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缺点。当前,中国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国家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包括国家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来为中国创造时间和/或时间来解决其发展问题。同时,中国应加强对话,使其他国家能够准确理解中国的国家意图,特别是加强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沟通,避免战略误判和战术不当。

“国际循环绝不能丢”——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年中报告

报告发布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所所长、原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和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邹平佐分别发表了题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些特点》、《积极扶持小微企业,不搞排灌——为当前中国(朱凯)》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国际循环绝不能丢”——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年中报告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19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