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13字,读完约8分钟

经过40年的春秋转型,中国铁路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的建设者来到了40年前战斗过的荆楚。

1978年4月,由于襄渝电气化铁路的建设,中国铁路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公司的前身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第二工程局在襄阳成立,正式踏上了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大关口。40年后的2018年,韩10号高速铁路的建设将使他们与曾经为之奋斗的襄渝铁路再次走到一起。在襄渝铁路建设之初,时速只有40公里。电气化后,速度提高到100多公里。2013年,翔宇铁路的速度提高到160公里。现在,在襄阳、古城、丹江口和十堰之间的110公里路段,中铁一局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公司的建设者们正在给韩10号高速铁路装上“电翼”,使其成为中国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之一。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在汉石高速铁路的一侧,与之平行的襄渝铁路并驾齐驱,深深地对视着。从新时代的开始到新时代的开始,一场跨越时间空的对话已经开始。

创造更强的“千里眼”和“赏心悦目”

从襄渝铁路到汉石高速铁路,四电铁路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舒家忠是参与翔宇线的为数不多的信号技术员之一。他对设备了解很多:“6502型适用于大型电站,6031型适用于中小型电站。该区段采用64D型单线继电器半自动闭锁,驼峰采用7021型电气集中。”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信号是铁路的“千里眼”。在襄渝铁路建设期间,除了运输大宗物资的轨道车、运输小型物资和工人的解放车之外,没有其他机械设备。因此,电缆沟的开挖和信号设备的安装成为整个工程的难点。施工人员只能用钢钻、大锤和镐等工具一寸一寸、一层一层地挖出电缆沟。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现在,在汉石高速铁路上,那时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早在车站建造之前,预制电缆槽就已经被预留,以容纳通信、信号和电力电缆。此外,新技术如CTC系统、自动闭塞、ZPW-2000系列电气绝缘轨道电路、CTCS-3列控系统等。也集中在调度上,使得铁路信号的智能化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先进的BIM技术使一个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的信号室能够合理布置6万根导线,使复杂的室内布线施工一目了然。它还强调了在效率、成本和时间限制控制方面的前所未有的优势,使信号的“透视”更加明亮。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通信被比喻成铁路的“悦耳的耳朵”。翔宇线的专业通信线路采用小型同轴电缆和大型综合电缆。300、12和3载波线路用于长途通信。打字电报系统用于铁路电报系统。同轴测试仪、高频测试仪、低频测试仪和发电机是当时精度最高的设备。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汉石高速铁路已经全部采用了光纤通信。一对粗毛光纤可以同时保证数千个电话通信,传输距离可达数万公里。施工设备主要采用OTDR光时域反射仪、熔接器、SDH传输测试仪、网络综合测试仪等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公司的通信专家杨明表示,现在每根光缆都有自己的二维码“身份证”,各种信息都可以在几秒钟内理解,从而将故障排除效率提高了40%以上。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开创智能化机械化施工新时代

接触网的接触线和承力索由于具有传递电能的功能,被称为电气化铁路的“毛细管”,也是“四电”建设中最难的专业。

翔宇线退休技术员王功成说:“当时没有现成的计算软件。技术人员必须使用计算器来计算各种数据,如腕臂、悬绳和软跨距。最快的技术人员一个晚上只能处理10组以上的数据,通常要到晚上12点才能完成。”

此外,过去襄渝铁路的现场施工也非常“原始”——轨道车笨重且不安全,拉动平板并安装自制架子成为架线车。立杆作业采用最古老的汽车吊,大部分施工主要靠人力完成。

目前,在汉石高速铁路“四电”建设中,进口恒张力放线车、国产轨道车、作业车、各种大型起重机、汽车...先进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自主开发的接触网计算专用软件劳动强度低,安全系数高,计算效率高。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公司也新开发了“接触网腕臂预赛平台”。工作人员只需将腕臂数据导入计算机系统,平台自动完成管道测量、切割、画线、冲孔和装配的全部过程。四名工人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一套腕臂预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据中铁武汉电力局集团韩10高速铁路项目部通信部副经理介绍,中铁武汉电力局集团一公司还首创了高速铁路机械化综合电缆敷设技术,大大提高了光缆敷设效率,解决了列车信号弱的问题。

即使是最基本的物资储存管理也已经“变枪为鸟”,项目部独立编制并建立了物资储存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并整合了一个庞大而详细的物资数据库,包括日常进出物资的具体位置和数量、重要零件的检验、检验信息和二维码信息等。以前,材料的仓库管理需要至少五个仓库管理员,每个专业人员必须手工输入电子帐户。现在系统只需要一个经理。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随时检查存储材料的信息很容易。一目了然,方便快捷。”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邯十项目部物资调配中心主任黄军说。

用“五韩十”打造高速铁路“尖兵”

在经历了40年的巨大变化后,保持不变的是一颗红色的心,一种大胆的设想。汉十高速铁路是中国铁路武汉电气化局集团重组后承担的第一个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项目。在集团和a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项目部发扬了“诚实、有远见、勤奋”的第十代汉文化精神。它创造了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高速铁路、“五·十·汉”、最美的高速铁路、高铁国家队的新形象、武汉电信局的新名片。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所谓“五韩十”,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设“山寨工程”,创造“高质量的韩十”。加强项目文化建设,打造“品牌工程”和“平安韩10”;加强路地沟通,打造“和谐工程”和“和谐韩10”;加强党建主题活动,创建“先锋工程”和“科技韩十大”;加强廉政建设,创建“廉政工程”,创建“廉洁韩十大”。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回顾襄渝铁路建设,韩十大项目办公室主任林感慨地说:“现在条件好了。以前不可能这么说。”

四十年前,当襄渝铁路建成时,“三工”的建设非常相似。数百人住在简单的毡房或木板房里。所有的办公室、食堂和仓库都是临时建造的。当风很大时,他们会担心被发现。目前,中铁一局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公司韩10项目部精心进行了“三工”建设,打造了一个特别的韩10“阳光系列”大院,一楼阳光餐厅,二楼阳光健身房,二楼阳光书店,室外阳光有机农场。它还为党的建设搭建了一条文化走廊,使建设者们不仅能安居乐业,还能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开展党的建设工作。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在汉十高速铁路上,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有着“舍人”的责任感和“带头”的自豪精神。邯10项目部多次组织实施项目管理规划和利润规划,参与编制邯10铁路“四电”项目详细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实施细则,设立18个“党员示范点”和“邯10高速铁路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战胜困难的旗帜作用。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深入开展安全质量体系“学习年”活动,深化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建设高速铁路工程助推襄阳地区经济发展”、“关爱留守儿童、救助青少年、助推精准扶贫”、“植树造林、推进地方生态保护”三步走计划;与襄阳铁路检察院一起,检察服务站已经建成...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邯十项目部通过“五邯十”建设,凝聚人心,展现风采,开创品牌。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2018年9月5日,随着“最美高铁”韩-10高铁全面铺开,业主湖北韩-10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表彰了部分参评单位的一期劳动竞赛“建设优质工程,促进优质发展”。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韩-10项目部荣获“职工先锋队”称号,、侯琦荣获“优秀共产党员”,陆、、马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坚持不懈,从而实现你的最终目标。2019年1月5日,项目部建设的汉石铁路襄阳至丹江口南段通信专业第一条光缆成功铺设10公里。第二天,电力专业第一批进线高压电缆成功铺设,实现了新的一年韩10高速铁路建设和生产的快速启动...给新中国70周年的礼物。2019年1月25日,项目部党政领导荣获韩石公司“优秀项目经理”和“优秀党政领导”荣誉,4人荣获“先进个人”荣誉

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从象屿到汉初十,在祖国铁路电气化和高速铁路建设中,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的建设者们,牢记使命,感受祖国的巨变,努力书写时代的辉煌...(舒、、伊桑)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穿越历史感受祖国的巨变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