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6字,读完约4分钟
■案例■本报记者孙昭
125公里有多远?这是内蒙古许多牧民从家到医院的距离!
这个距离并不短,当有头痛和脑热时,这个距离会更长。
“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是困扰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一个长期问题。偏远地区的人们周围几乎没有医疗资源,他们只能长途跋涉去陌生的大城市找医院。登记困难、等待时间长、检查和诊断程序复杂等困难。让这些偏远地区的人们心碎。
如何解决偏远地区“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都在思考的问题。
“把高质量的医疗资源下放到最基层的村庄,让偏远地区的人们可以在自家门口享受北京的医疗资源,这就是‘健康小屋’的初衷。”慈航集团董事长陈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小时候,陈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着父亲到草原上的牧民家里进行基层走访。在呼伦贝尔草原,陈颖已经建立了许多小伙伴,格图就是其中之一。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离旗医院有数百公里,交通很不方便。途中甚至需要一两天时间,如果天气不好的话,时间会更长。格图在去医院的路上永远离开了我们,因为他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正因为如此,我决定长大后当一名医生,帮助更多的人,让‘格图妈妈’不再悲伤。”陈颖说。
从小学医参军的陈颖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健康管理小组和医学研究所。然而,忙碌的陈颖从来没有忘记过牧区的老百姓。
陈颖经常带领一个小组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并与边远地区的牧民和乡村医生进行交流。然而,偏远地区医疗的紧迫性进一步激发了陈英改善初级卫生服务的决心。如何为基层人民建立健康保障体系一直困扰着陈颖。
根据国内外众多知名健康专家的调查分析,我们应该打造一个专属的“健康小屋”,一个零距离的“卫生站”,一个可以提供7×24小时健康援助和急救指导的“港湾”,一个通过5g技术相互沟通的牧民“云诊所”,让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经过多年的准备,2019年,慈航陈巴尔虎旗医疗中心诞生了。慈航陈巴尔虎旗医疗中心旨在引进北京和世界先进的医疗卫生资源和科学管理模式,加强边境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构建边境地区人群健康保障体系,为偏远地区人群的健康保驾护航。
陈颖还为慈航陈巴尔虎奇医疗中心的建设做出了巨大努力。据悉,陈颖全程亲自带领陈巴尔虎旗医疗中心挑选医护人员。护士是没有医疗服务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和“零起点新人”。北京知名专家和国际医疗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从一开始,他们就接受了最专业、最前沿的国际教学。同时,他们的工资和福利保障也优于同行业的本地从业人员。
1月8日,在首届边境地区基层卫生公益银行成立仪式上,慈航卫生集团向陈巴尔虎旗捐赠了一个“健康小屋”。“健康小屋”是慈航的“云诊所”。在5g网络下,智能设备被用来为普通人提供一站式便捷的健康检查、健康指导、精确体检等服务。同时,还可以实现健康科普、转诊服务、用药指导、医学教育、心理指导、远程急救指导等服务。
陈颖说,十多年来,她一直想为基层卫生事业做贡献。经过众多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的不断尝试,他们终于在如何解决医疗卫生可及性问题上取得了许多研究和突破。“健康小屋”的诞生是我的一个梦想。”
陈巴尔虎旗卫生委员会主任秦雪说:“在陈巴尔虎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实际上归结为看病难的问题。人们病得很重,不得不去很远的地方看医生。如果他们去大城市看病,如果他们没有语言,就必须带另一个家庭成员来翻译,这大大增加了普通人的生活负担。”
陈颖多年来一直关注这个问题。她说有很多方法可以吸收医疗资源。随着5g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被用于管理普通人的健康,诸如远程咨询和向上转诊等服务通过互联网实现。与此同时,在人们生病之前使用互联网来治疗他们可以让人们少生病而不生病。
对于边境地区的人们来说,健康小屋是一个生命的驿站,一辆零距离的救护车。随着“健康小屋”的建立,生命之花不会因为125公里的距离而枯萎。我希望这只是一小步,将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基层卫生事业遍地开花。正如陈颖所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边疆基层建设中来,那么这些人与卫生之间的距离将不再是125公里,而是零距离!”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陈莹和她的“健康小屋”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