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68字,读完约6分钟
在无锡改革开放的金融史上,我们不得不提到曾经著名的无锡资本市场:在它存在的15年里,它辐射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借入资金6700多项,总额超过7000亿元。它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银行间资金余缺调剂中心,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无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当时,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的总策划师,也是著名的资本业务老主将季华,今天向我们讲述了这个32年前的金融传奇。
难题:银行供血不足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朱吉华介绍说,无锡资本市场的诞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在经济规模小、综合国力弱、技术水平低的大环境下,中国特别重视发展速度。最典型的例子是1982年至1985年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创造的“深圳速度”,它在三天内建造了一层楼。它在全国掀起高潮,争分夺秒地加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1986年1月和2月,无锡的工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这是非常罕见的增长,引起了江苏省和无锡市代表的高度重视。经过政府部门和金融系统的联合调查研究,大量企业得出结论,电力和资金供应不足导致生产停滞。
企业急需资金,但银行被刚刚实施的“真实贷款和真实存款”所束缚。1981年,中国开始实行银行信贷计划管理,改变了中国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通过计划指标逐层发放资金的方式,开始实行“贷前、贷后、先存后用”的办法。也就是说,银行账面上有多少钱可以释放。朱季华指出,改革开放之初,老百姓并不富裕,银行存款极其有限。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对企业贷款的需求巨大,银行大多是“贫困贷款人”(贷款大于存款的商业银行)。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生血”支撑实体经济成为当时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
破解:突破全国范围内举借闲置资金的障碍
"物质可以流通,为什么资金不能流动?"自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成立以来,其最初的角色一直是“企业经营资金的主要贷款来源”,并开始支持发展资金的横向融资。198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无锡分行、苏州分行和常州分行签订了在无锡设立短期资本市场的合同。通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银行间联动,银行间资源配置为“空银行间差”、“时差”和“银行间差”,借入资金支持各地区经济建设。例如,沿海地区的银行因发展需要普遍缺乏资金,而内地的新疆和西藏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银行存款相对充裕且闲置,留下了巨大的空贷款缺口。
“说的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那一年是中国现代金融市场的萌芽阶段。无论金融机构、产品或相关法律法规多么少,银行之间都没有类似合作的先例。许多人对这种形式的金融创新持观望态度。”朱吉华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当他们找到一家银行——广州分行时,它显然是一家“存款银行”(存款多于贷款的商业银行),他们要求无锡资本市场为“紧急情况”提供2000万元贷款。朱季华立刻明白这是一次“考验”。一个电话带来了这笔钱,给银行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很快成为无锡资本市场的活跃分子。“万事开头难。为了打开局面,我们绞尽脑汁,甚至冒险。当计划经济供不应求时,内地银行将会有一些与当年政策完全相悖的附加条件,比如试图获得冰箱彩电配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将尽最大努力解决,并在全国范围内发放闲置资金,最大限度地支持无锡地方经济建设。”
华晨:它是中国最大的调节银行资金盈余和短缺的中心。
据了解,由于无锡资本市场始终坚持“平等自愿、互利互惠、协商一致、恪守信用”的原则,遵循“服务第一、信用第一”的政策,接受委托后一般在现场或一两天内回复。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它都受到平等对待、热情接待、匹配、提供信息,并努力组织交易。即使交易无法达成,公司也会及时反馈市场情况,解释交易无法达成的原因,赢得各方的广泛信任。当时,该业务发展迅速,平均每天交易2.9笔,金额超过240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银行间资金余缺调剂中心。
朱吉华开玩笑说,自从无锡的资本市场业务扩展到30个省、市、自治区的328个“工农建”办事处后,他走遍了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份,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如货机、火车和马车。到2000年左右,资本市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这个无形的资本市场,不筹集资金,不组织网络,不追求利润,已经借出了6700多项资金,总额超过7000亿元。其金融能量已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被《人民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参考报》和《新华日报》等数十家中央和省级媒体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数同事前来观察和学习这一经验。朱吉华特别强调,无锡每年使用的借款约为200亿元。虽然大部分用于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但根据当时信贷部门的反馈,至少有20%流向了乡镇企业,为“苏南模式”的孵化注入了相当大的发展动力。
淡出:因强者和富人完成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
为什么繁荣的资本市场消失了?朱吉华说,这恰恰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成立时,该行存款余额只有1000万元。到2018年,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的存款余额将达到1000亿元,增长1万倍,不再需要到处借钱。那时企业没有银行贷款的唯一融资渠道,可以通过上市、各种公开发行和私募基金获得更多资金。因此,2000年后,无锡资本市场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谈到无锡资本市场的过去,季华仍然兴奋不已。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宏观调控的关键环节,已成为促进、平衡或抑制生产和流通的有力手段。改革开放40年来,无锡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9亿增长到2017年底的1051.8亿。无锡银行业的贡献至关重要,“敢做第一”的金融创新贡献巨大。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位银行成员都应牢记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继续金融创新,以不断发展和奋斗的精神,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不懈努力。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改革开放的见证人讲述无锡工行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短缺”的传奇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