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06字,读完约7分钟
各地加快部署稳定投资工作,许多重大项目相继启动-
新年伊始,忙碌的投资,加上代码
各地加快部署各项稳定投资工作,积极推进项目投资审批和开工。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地起步较早,重点明确,注重结构优化和改善民生。
2020年稳定投资的重点将集中在先进制造业、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这三个方面将成为供给方结构改革和需求方宏观调控的交汇点。
要扫清投资障碍,必须重视民间投资的重要作用,继续降低融资成本,继续释放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热情和活力-
新年伊始,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部署各项稳定投资工作。许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先进制造业、民生建设和基础设施不足成为工作重点。
如何看待2020年的“稳定投资”?专家认为,稳定投资要抓住重点,突破瓶颈,注重打基础,惠长远,惠民生,努力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同时,应加强风险意识,为高质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许多地方重大工程建设密集开工
1月2日,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江苏省召开全省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现场推介会,集中启动了1473个省、市、县三级总投资1万多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同日,湖北省荆州市112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08.9亿元;河南省郑州市也于2020年启动了第一批重大项目,以梅铮机械、安图生物、中原网球中心二期等57个重大项目为龙头,总投资309亿元。
“根据目前披露的一些信息,今年年初以后,各地都加快部署各项稳定投资工作,积极推进项目投资审批和开工。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地起步较早,重点明确,兼顾结构优化和改善民生。”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引导资金投向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业、民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有利于供需双方的领域”的要求,各地贯彻落实得很好。
王军认为,2020年稳定投资的重点将集中在先进制造业、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这三个方面将成为供给方结构改革和需求方宏观调控的交汇点,包括许多以信息网络建设为重点的“新基础设施”模式、城乡民生“短板”项目和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先进制造业。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将在短期内提振总需求,带来乘数效应,并在中长期内进一步形成有效供给、创造就业和增强增长潜力。
值得更多关注的是在机构层面执行相关政策。“新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稳定投资的新举措。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年中,在疏通限制投资的体制和体制障碍方面采取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行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政府债务研究中心主任刘说。
弥补不足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
根据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到2020年,交通将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民航投资900亿元。在新基础设施方面,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表示,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地级市将覆盖5g网络,重点支持边远地区网络深度覆盖。
“基础设施投资仍是未来投资增长率的重要起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在项目选择上,要选择补缺点、调结构、惠民生、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
刘认为,从2020年开始,通过短期基础设施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来提高民间投资的增长率是投资的重点之一。基础设施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对民营企业投资有很强的拉动作用,短期基础设施投资是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来源。到2020年,在进一步明确财政纪律和市场规则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利用这一趋势,最终实现民间投资和整体投资形势的改善。
根据各地公布的情况,2020年将继续加大弥补基础设施不足的力度。例如,2020年,山东将开始建设五个高铁项目,包括京沪二通道天津至潍坊段;辽宁省将新建、修复和改造3500公里的农村公路;广东计划全年完成交通投资1300亿元...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各地各部门的贯彻落实,特别是过去几年制约基础设施投资的一些体制性、体制性障碍得到了清理,基础设施投资将进一步增加。”刘认为,短期基础设施投资需要在动态效率和动态融资之间取得平衡,并通过短期和长期效益、项目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刘说,首先,要确定一些短板领域的重大项目,既有利于供求,又有乘数效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次,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短期融资的支持力度。除宏观政策协调外,还可以从完善债券市场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充分发挥长期资金参与基础设施融资、增加社会资本参与直接投资、从结构上降低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资本比例等方面引入特殊保障措施。
注重激发私人投资的热情
"重启私人投资仍是稳定投资的重点."刘小光认为,启动私人投资的核心是提高未来投资的预期回报率,包括保护产权、新空资本投资空间、降低投资成本和扩大投资行业需求。
王军表示,要明确投资的阻滞点,就要重视民间投资的重要作用,不断降低融资成本,不断释放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热情和活力。
“稳定投资”需要形成政策协同效应。王军认为,财政政策应保持总量扩张,优化结构。“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适度提高赤字比例,进一步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以短期基础设施项目为起点扩大投资,巩固已有的减税和减费成果,努力推进结构性减税。整体减税和减费;货币政策的总体应该是稳定的,结构应该是宽松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民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实现供需双方共赢和乘数效应。
张占斌认为,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作用,在项目安排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国家顶层设计,优化群众预期的、迟早要完成的、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程序完备、前期准备充分的项目,有一定效益的项目,扬长避短,以扩大有效投资。
“做好项目续建和滚动开发是稳定投资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实施。”张占斌表示,要围绕提升和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和要求,积极规划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市场和公共服务等一批重大项目,积极规划和推进一批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项目。重大项目;围绕抓住机遇,突出一批前瞻性、创新性、引领性重大项目,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位置和新一轮国际分工;着力解决薄弱环节,积极规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打好三个硬仗,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记者李雄)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来源:BBC新闻网
标题:各地加快部署稳投资工作,众多重大项目陆续启动
地址:http://www.0bbc.com/xbglxw/4562.html